在涡阳县龙山镇南三里村,粼粼波光的池塘里,一群身披绚丽彩衣的锦鲤欢快游动,时而轻摆尾鳍优雅穿梭,时而争相跃出水面激起晶莹水花,宛如将绚丽的调色盘倾入水中,上演着灵动鲜活的水中盛宴。
“养鱼达人”刘高雷是这场盛宴的“幕后导演”。他一手握着鱼饲料,俯身池边投喂,看着鱼儿簇拥而来,眼中满是温柔与自豪。谈及与锦鲤的不解之缘,平日里寡言的他瞬间打开话匣子:“我从小就对鱼痴迷,河边捉鱼是童年最快乐的时光,工作后养鱼更是我的心头好。一次在水族馆,几条绝美锦鲤让我挪不开眼,它们不仅颜值高,身价也惊人。而且在中国文化里,锦鲤象征好运,我当即决定辞职返乡,在南三里村租地建池,开启锦鲤养殖之路。”
创业之路并非坦途。为寻优质鱼苗,刘高雷远赴山东;为钻研养殖技术,他日夜扎根渔场,以渔场为家,紧盯鱼儿生长动态。他捧着专业书籍挑灯苦读,还奔赴广州、浙江、上海等地的渔场考察交流,在无数次失败中总结经验,终于掌握了锦鲤养殖的核心技术。如今,他的十多亩养殖基地里,20万尾鱼苗茁壮成长。这里产出的锦鲤,花纹精美、骨架周正、体态婀娜,深受市场青睐,年销售额高达50万元,单尾价格从3000元到5万元不等。
南三里村负责人透露,村里将加大对锦鲤产业的扶持力度,让这一抹水中绚丽色彩,成为乡村振兴的夺目新名片。一汪汪鱼池承载着乡村发展的希望,一尾尾锦鲤化作村民致富的“金钥匙”,正奋力开启乡村振兴的财富之门。(朱东坡 曹文萍)